元君廟
獨足盤東北有一處庵觀,稱“元君廟”,俗稱“娘娘廟”,初建于明代。明隆慶六年(1572年)宗室朱睦建,供奉昊天上帝像,萬歷十九年(1591年)修圣母寢宮樓,供奉碧霞元君。清順治、康熙間均有重修,乾隆年間重修后改稱石塢青云庵,光緒重修時稱石塢廟。民國以來,娘娘廟長年失修。上世紀90年代中期重新修復。
廟分東、西兩院。西院由山門、正殿、配殿以及呂祖洞等組成,正殿祀元君,西舍祀天官、地官、水官,東舍為萬松亭,后改為彌勒殿。沿石級而上,進“透天門”為東院,由正殿、東配殿、圣母寢宮樓組成。正殿祀天官、地官、水官,正殿西是圣母寢宮樓,該樓分三層,下為呂祖洞、中為“藏書樓”、上即圣母寢宮樓。東配殿祀“七真”。相傳碧霞元君成仙前就是在此修煉的,所以這里又稱“玉女修真處”。
元君廟北便是天空山。天空山古稱“玉女山”,其石壁垂直而立,摩空托日;其頂峰平坦,古稱“堯觀峰”。石壁上布滿古人題刻,黃花洞、蓮花洞便在其下。
黃花洞,因洞口石壁上開滿黃花而得名,傳說為元君修真處。石洞寬闊,天然而成,洞頂滲水成珠,串串落入洞底池內,十分奇異,因此又名“靈異泉”。又傳仙鶴常來此飲水,所以又名“來鶴泉”。洞內有盛夏尚存冰柱的奇觀,故清康熙年間巡撫蔣陳錫題“靈山玉柱”。石洞之上有題刻“黃花洞”三字。
東院北側石巖下的蓮花洞,因洞口石瓣似蓮倒綴而得名,洞內有石乳泉,與靈異泉類似。洞旁有古人題刻“古蓮花洞”、“松至此始濤焉”等。
廟東花果園內為清雍正年間建“元君墓”和“白猿墓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