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路徜徉逍遙自得,翻閱28億年巖石書寫的地球檔案,感悟生命生態的蓬勃毅然。
位于泰山西麓,自然景觀秀美奇絕,是泰山秀區。桃花峪入口至桃花源13公里。桃花源設有索道,可直達岱頂。
桃花峪游覽線:桃花峪游客中心→釣魚臺站點→碧峰寺站點→彩石溪站點→赤鱗溪站點→紅雨川站點→終點桃花源
元君廟
在桃花峪口有元君廟,是泰山女神的西行宮。廟內古柏參天,花草茂盛。它是泰山上唯一一座廟門朝西的寺廟。院中這兩棵柏樹和松樹相對而生,郁郁蔥蔥,盤旋而起,如龍似鳳,人們稱它們為“龍柏鳳松”。大殿里面供奉著的是泰山女神——碧霞元君,右邊配殿祀天官、地官和水官,左邊配殿奉祀關帝、文曲星和壽星。
碧峰寺
振翅峰下的寺廟叫做碧峰寺,又因供奉鐵佛,俗稱“鐵佛寺”。遺址上有《重建佛殿記》碑,明朝隆慶五年(1571)陜西按察司副使蕭太亨撰書,詳細地記述了明朝隆慶年間重修佛殿的經過,當時的大雄寶殿“巍然欲飛,爛然綺錯”。寺中原供奉一尊鐵佛,兩旁刻有古聯(引福州鐵佛):“古佛由來皆鐵漢,凡夫但說是金身”。這里的鐵佛十分靈驗,周圍的香客為了祭拜鐵佛,跋山涉水,行程百里,步行來此,以示虔誠。寺旁的彩石崖石紋如畫,美輪美奐,嘆為觀止;溪中奇石天成,肖形狀物,栩栩如生。溪旁的彩石谷,彩石林立于潺湲溪水側,水石相間如畫。
彩石溪
進入桃花峪,行約2公里,溪中流水之下忽如彩石鋪就,溪底一條條石紋五彩紛呈,陽光照耀下,分外生動,這就是著名的“彩石溪”。彎彎曲曲的溪水像是被彩石染上了色,也像是一條五彩的飄帶,在此流淌得格外精神。動人的彩石常引得游人駐足,如果你細心,就可看見水中的赤鱗魚。陽光照耀下,溪底如同彩石鋪成,斑斑斕斕分外生動。
根據地質學家考察分析,彩石溪的巖石為條帶狀斜長角閃巖殘余包體,其中的大小條帶千姿百態,淺白色條帶和黑綠色斜長角閃巖構成了彩色斑斕的河床基巖,十分壯觀和秀麗。彎彎曲曲的溪水像是被彩石染上了色,就像是一條五彩的飄帶,而彩色的石紋透過水的折射,變幻出了各種形色:有的如同縹緲的仙女;有的像是沉思的老者,仿佛在冥想,為什么大自然這么鐘愛泰山,將雄偉與靈秀都融入其中;有的像似輕盈的魚兒,有的如同棲息在枝頭的喜鵲……
龍灣
龍灣是桃花源景區著名景點,雁群、沐龜、龍角、三谷之水匯聚桃花源,繼而歡騰而下,在此天成一灣?!短┥降览镉洝份d:“……龍灣,丘巒突出如島嶼。下有碧花池,石皆碧紋,天然池甃……”此處翠峰列隊,山崖若屏,灣水清澈,山水倒映。時間百鳥鳴囀,時見赤鱗游弋。二〇〇八年,實施水系環境提升工程,形成了灣水豐沛,珠玉飛濺的潭瀑景觀。
一線天
泰山地質景觀,在桃花源停車場西,兩峰對峙,中間一線,人可從中穿過。它是斷裂構造切割、風化剝蝕、流水搬運和重力崩塌等綜合作用的產物。置身其中,只見兩壁峭如刀削,俯看腳下巨石累累,仰望上空僅見天如一線。由一線天沿小路進山,山勢險峻,幽谷之中,一條瀑布從天跌落,山蒼水勁,其名猴愁峪,極言其險峻。